其实,目前徽州宴不仅是面临负面消息所导致的暂停营业和收入上的损失,对自身品牌的形象上的损失才是最大的,估计以后这块牌子算是“臭大街”了,挽回形象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即便是换块牌子重新开始做,再想要打开市场和打开知名度也很难了。一时的经营损失事小,对品牌知名度的打击才是最大的。
说到底,这场风波没有赢家。之所以这样讲,倒不是为“徽州宴老板娘”强说愁,而是就现实的考量来讲,除却以“徽州宴老板娘”为代表的“徽州宴”方面名利会折损,作为“孩子家长”也会陷入“社区困境”,这里主要指影响层面。
“徽州宴老板娘”方面,自身肯定会受到打击,无论是熟人关系,还是非熟人关系。并且自家的生意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虽然很多人预言,等风头过去,可能该怎样就怎样,但是作为舆论记忆来讲,就算会模糊不清,但总会挥之不去。而“孩子家长”方面,事情闹到如此地步,虽然从理论上讲,这事属于“徽州宴老板娘”咎由自取,但是作为直接的涉入者,在不搬家的情况下,两方总还是有遇见的可能性,并且就算“达成调解”,也只是结构上和解,在世俗的逻辑里,早已无法弥合。与此同时,作为无奈退订宴会的人,以及正常消费的客人也会全数受到影响。就如“销售经理”所谈到的“担忧吃饭的人”被骂。在这个问题上,即便存在个体的“反感和抵制”,但更多的情绪出于群体涉入。
也就是公论既然已经标定“反感和抵制”的趋向,就意味着破坏这种标定也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所以吃饭的人被骂,大概并不是因为他(她)们吃饭不对,而是因为他(她)们此时不该选择在那里消费,起码风头正劲时,要有基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