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女神是宋以后才出现的,不见经传记载,来历不明,因此就有种种的说法。《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载明代王之纲《玉女传》中引《玉女卷》云:“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名玉叶。”她幼年礼拜西王母,得曹仙长指教,上天空山(即泰山)黄花洞(后石坞)修炼成为玉女神。《玉女卷》当是民间道派所写。汉明帝时,没有中元年号,汉景帝倒有“中元”纪年之称,但只有六年。历代各朝从未有西牛国的建置,佛经中倒有西牛贺洲之名,汉代的地方政权并无府治,只有州治,而且从无孙宁府之名。或许是“济宁”的误传。奉符县是宋代命名的,即今之泰安市。石守道确实为奉符县人,即北宋泰山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的石介,字守道,人称徂徕先生。他是以批判佛、道两教而自任的。看来,显然是牛唇不对马嘴的捏造。当今在泰安民间流传着的故事则是:古时候,徂徕山有个叫石敢当的农民,平日急公好义,很有威信,只生了三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在徂徕山吹柴,遇见老嬷嬷指点,到泰山成了一山之主,即泰山老奶奶。(据陶阳主编《泰山民间故事大观》)显然,后一故事是从前一故事演变来的。它盖源出于金元之际的泰安民间,当时人们还记得泰安郡原来叫奉符县,石守道那时还在民间有相当的名声,所以把女神说成是当地学者石徂徕的女儿。当确定奉符县的行政区划时,记录者知识很浅,就编造出来,至于年代年号也往上推后加以捏造。其后这故事仍在泰安流传,石守道的名声已渐湮没,就把人们常常在建筑物上刻写的“泰山石敢当”替换了石守道。石守道是徂徕山下人,又号徂徕先生,因此石敢当的故乡也是徂徕山了。
这种朴素的民间传说,不能满足宗教人士的要求。如前引明代王之纲的《玉女传》引李谔的《瑶池记》说:“黄帝尝建岱岳观,遣女七,云冠羽衣,焚修以迓西昆真人。”说泰山女神是七仙女之一。《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则说:泰山元君应九气而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据《续道藏》第1063册)但是更多的道教徒,则直接把她和东岳天齐大帝拉为一家,如明代编著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说东岳天齐仁圣帝有一女:“玉女大仙,即岱岳太平顶玉仙娘娘是也。”依据晋代人的记载,泰山神女已嫁为河伯之妇,或西海神之妻,不应住在娘家,而且又不顾炳灵公等五兄弟而占山为主的。宗教的体系和道理从来是矛盾而不经的,因此也不能以常理来驳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