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的那段历史中,我国的支援部队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究竟付出了多少,许多历史学家都对此进行过争论,在战争结束后,我国军事后勤部曾对此进行过计算,在中国支援朝鲜的期间内,参加这场战役的中国志愿军部队,在此留下了11.8万人的英魂,其中38万人的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既没有找到尸体,也不能确定是否生还的还有2.6万人。并且在受伤后,因抢救无效而命丧黄泉的也有3.5万人,合计后共有14万人。但在中国解放军报上却说我军的伤亡人数是36万,其中,死亡人数为17.2万,在二十世纪末,有关权威机构对抗美援朝时期的数据进行过统计和公布,中国支援部队死亡人数共计18.3万,这算是目前大众最为认可的数据了。
在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中,交战双方炮火激烈,以近距离肉搏为主,再加上战争维持时间较长,所以双方伤亡人数巨大,所以,我国面临着如何安置烈士的艰难抉择。战争产生的死亡人数实在太多,我国搬运遗体的方式和工具都是比较落后的,且前方战事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需要的人数众多,仅仅是在补给物资方面的兵力就不是很够了,这时如果派兵把牺牲的人员全部运送回国,前线作战所需的物资,也不能及时得到补充,从而加重我军的负担。当时情况实在特殊,所以志愿军最后作出决定,把牺牲士兵的遗体埋在双方对战的地方,而团以上的领导遗体和一级战斗英雄人数较少,先运输回国,其余牺牲的将士,都先入土为安,为我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的将士的遗体是不能被人侮辱的,志愿军在当时,选择就地掩埋也是为了维护死者的尊严,是各方面权衡之下的产物。抗战结束后,我国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抗美援朝烈士墓园,并作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人开放,而纪念碑背面的471字祭文展示着革命烈士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