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徽方案确定后,记有功人员八名,其中就包含张仃在内,奖励八百斤小米,但最后也被捐到抗美援朝战争中去了。尽管根据当时的环境,并无国徽设计者之争,但是通过史料我们仍然可以知道,张仃是天安门方案的最初设计者,虽有所改动,但设计思路始终是以天安门为主体的,这个荣誉应该也有张仃的一份,但多年来,这份荣誉却没有落在张仃身上。张仃说,国徽从设计到制作,是许多人集体劳动的结果,许多人都做了贡献,清华大学营建系,高庄先生,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不争不抢的性格,再一次体现出了这位艺术家的人格魅力。
国徽设计者是张仃先生!在设计国徽的当初,在周恩来的指示下成立了两个小组,一个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小组:张仃、张光宇、周令钊、钟灵等。另一个是清华大学的小组: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李宗津、朱畅中、高庄等。若干年后,在究竟是谁设计了国徽的问题上,出现了不少争论,总有人来向张仃询问,以至于他不愿意再作回答。他向来不愿意争什么名分,一直强调国徽的完成是集体的智慧,而他的贡献在于提出以天安门为国徽主体的创意。应当说,张仃是国徽的创意者,而林徽因等则为其最终完善者。周恩来亲自找梁思成谈话,说服他接受张仃以天安门为国徽主体的设计方案,并委托清华大学营建系最终完成国徽图案的制作。而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第一枚国徽,则是张仃亲自跑到前门外,找到一位雕刻师傅,制作的一枚木制国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