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施耐庵的作品有哪些?代表作是什么?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关于他的生平,旧籍记载很少。相传,施耐庵出身船家,从小就对河湖港汊的水上生活十分熟悉。当时,下层坊间流传着许多生动的传说,其中,关于北宋宣和年间宋江起义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施耐庵。因为对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不满,他决心写一部反映宋江起义的白话小说,以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赞扬农民英雄的反抗精神。施耐庵用心搜集各种材料,对宋末以来艺术家们津津乐道的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加以研究,从而在《宋江三十六人赞》的基础上,运用惊人的艺术才能,创造了一百零八将的姓名和绰号,使宋江起义的故事变得更为有血有肉。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以描写农民起义为中心内容的长篇小说《水讲传》的初稿。不久,全国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反元斗争,施耐庵因博学而被张士诚请人幕府。但施耐庵见张士诚胸无大志,知他难成大事,便托辞回乡,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小说创作。
施耐庵敢于打破世俗的封建观念,大胆地借那些“打家劫舍”的强盗抒写自己对专制社会的痛恨,他描绘了一个由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建立的理想的水泊梁山,那里人人有平等的地位而不失其秩序,个个有独立之才而不枉其用。他宣扬平等、民主,讴歌自由,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水讲传》把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使那些帝王将相在农民英雄的正直形象面前黯然失色,显得卑鄙而又丑陋。书中语言洗练明快,酣畅活泼,通俗而富有表现力。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原籍苏州,住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海陵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兴化地处里下河下游,沟河纵横,港汊交错,其父施元德在兴化操舟度日。耐庵有两个弟弟:二弟彦明,三弟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