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古代客家先民的历史开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经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宋室南渡,中原汉族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经过千年演化,最迟在南宋已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客家人的由来!
客家民系,俗称客家族群或客家人,在西方人类学上被简称为“客家”(客家语:Hak-ka),是汉族的一个分支,也是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作为岭南三大族群之一的客家民系,属于南方汉族。在中国大陆主要分布在华南各地,而尤以广东东部(粤东)、北部(粤北)和西部(粤西)片区,以及广西东南部和福建西部(闽西)、江西南部(赣南)为主要集中地,为北方汉人南迁与南方少数民族融合,形成了一种兼具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保守群体。客家民系为中国南方唯一不以地域命名之民系。
根据历史考证,最先提出客家人根源的是清朝学人徐旭,他在1808年指出:"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他的立论得到研究客家权威的罗香林教授大量考证后进一步得到确定:"客属人源自中原(指今日河南省一带)"结论是:"客家人的血统是汉族,客家先人是南迁的汉民,因此客家民系是汉族的一个支系。而客家人在历史上有五次大迁移,从中原到南方,再从南方辗转海外,终于在中国南方及海外地区形成一个客家的体系。
客家的称谓怎么来的呢?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汉语韵学》中认为,“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来的人。”可见,客家是相对于“主”(土著)而言的一种对称,客家的“客”,即外来人的意思。“客而家焉”,作客他乡,并以之为家者,即谓客家。“客家”一词在总体上反映了客家民系时时为客、处处为客的历史际遇和“以客自谓”的大度和豁达。客家人,这个响亮的名字,让客家子孙后代为之骄傲和自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客家人身上的客家精神文化,折射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明光彩。神奇多彩的客家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
客家人是一支具有特殊生存方式和顽强生命力的特殊民系。如今,生活在中国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在海外则遍布各大州。其人口通常说是4500—4700万,而有关材料表明:“全世界客家人口约有1亿”。如此众多的客家人究竟“根”在何处?目前,他们的状况如何?清末诗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黄遵宪有诗云:“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过江入八闽,展转来海滨。”这首诗简要地叙述了客家人的迁移史,明确指出客家人的祖根在中原。据记载,客家由中原大规模南迁共有6次。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注:即揭阳山,今广东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江西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