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考古发现 >

自宫是什么意思?自宫历史演变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长按图片存图

        自宫是什么意思?自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zì gōng,指男人自行阉割掉其阳具,使之不能有性欲存在,古时候太监是必须这样才可入宫,不会导致后宫混乱。“自宫”,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于宫”,是阉割男子生殖器、破坏女子生殖机能的一种肉刑。
        明王朝统一全国后,民间指望托身皇宫、王府而贸然“自宫”者不少。因此,朝廷曾有严厉禁令,对“下手之人”处以极刑!不过,从日后的实际情况看,那仅是行不通的一纸空文,根本无法禁绝。唯其如此,到第四任皇帝仁宗即位的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不得不重申前令,下诏禁止“自宫”,“违者以不孝论处”。仁宗在位不满一年即死亡,前令墨迹犹新,山西便发生过平民李二等人,“自宫”后投入晋王府的事。明宣宗因此下令逮治李二等人,并谕告晋王说:伤残自身求充“阉人”,“不知念其父母,岂复有心为王国之用?”要求晋王,今后对这一类人要严加斥逐,不可收留。明代中叶以后,每隔一定时期,都要从民间挑选一些“自宫”者入宫执役。这就助长了民间“自宫”的风气。皇宫选用的“阉人”,得具备年轻、俊秀等条件,儿童获选的机会较多。于是,父兄逼迫未成年子弟进行阉割的事不断发生。往往有阉割后不能中选、废残终身的人!
 
          景泰七年(1456),皇帝谕示礼部尚书:“自宫投入王府并官员势要之家者,俱如旧例”,以不孝论处。街邻和里甲长知情不报,也要治罪。使用“阉人”的制度继续存在,民间“自宫”的现象自然不会绝迹。而且,宦官机构日益扩大和完备需要“阉人”逐年加多;租赋徭役则日益苛繁,穷人逐年增加。彻底查禁“自宫”,根本就行不通。因而折中地制定了《自宫禁例》,规定:民间多子的人家,“许以一子报官阉割,有司造册送部院收补选用”。假如未经批准便擅自“自宫”,本人和下手阉割者处重刑,“全家发烟瘴地面充军,两邻不举者治罪”。也就是说,报官“自宫”者合法,未得同意即自行阉割者有罪!原因在于,如果擅自自宫而未能成为宦官,那么擅自自宫者由于无法成家立业,便成为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禁例》仍未认真执行。明宪宗成化初年,各地“自宫”后入京,到礼部请求派用的人,“千百成群,禁之不能止”。皇帝大为恼火,传旨把这些人全部押送回籍当差,不准“投托王府、势家潜住。如有敢于违旨收留者,发边远充军!”
有讽刺意味的是,成化十年(1494)十二月,又来了50多名“自宫”者,每天到礼部纠缠,“喧诉求进”。尚书邹干无法应付,奏请皇帝处置。明宪宗立即传旨,全部予以逮捕,轮流押到礼部大门口和京城各大街,戴枷示众。

上一篇:阿房宫是谁烧的?阿房宫历史探究

下一篇:四大名绣是指什么?四大名绣特色

相关文章
点击查看更多考古发现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更多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