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出道 曾盲目接戏只为出名
因为在《顽主》中的出色表演,马晓晴获得1989年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唯一的提名者。当时很多年轻演员获得金鸡奖后都出国发展,造成演艺人才外流。作为评委会主席的谢晋导演当年提出不要颁奖给年轻女演员,防止她们拿了奖就会往外国跑。那一年,金鸡奖最佳女配角意外缺席了。马晓晴并未获奖。
接下来的三年对于一心想成名的马晓晴来说颇为难熬。当时她去美国的事情没有办下来。
为了出人头地,她接拍了各种奇怪的电影。“如果我要是三年以内不出名的话,我这学就白退了,因为三年后我的同学就大学毕业了,所以这三年我就什么戏都拍,就是最差的最不喜欢的角色也演,我那三年拍了各种奇怪的电影,谢晋导演曾经骂过我,他说你怎么什么片子都演呀,可是我不演不行啊,我就是想出名啊,不出名不行啊,就是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机会演戏,那三年比较苦。”
在马晓晴拍戏那个时代,没有经纪公司,接戏都是靠人推荐,口口相传。这样的环境是否会滋生潜规则?“以前也有,但是因为以前那个媒体不如现在那么强大,什么事情都能曝光,那个时候也有一些人就是你所谓的潜规则,我也看见过,但是我从来没被潜过。”
盲目接戏的后果是反响平平,马晓晴需要一部能够让其声名大噪的作品。而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正好满足了她的需求。1992年,马晓晴参加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拍摄,从此一炮而红。马晓晴说要特别感谢姜文。因为姜文当年曾经放话说,除了马晓晴,全中国没有一个女演员能够演他的女儿。马晓晴随后的发展也是顺风顺水。在1997年,马晓晴凭借在《我也有爸爸》中的出色表现获得第17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成了那个年代炙手可热的女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