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四川南部的珙县境内,曾经生活着一支特立独行的少数民族:僰人。从春秋时期到明代万历年间长达2000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耕作、生息、繁衍。春秋时期,他们被称为“僰人野人”,汉代时被称为“滇僰、僰僮”,明朝则呼为“都掌族”。然而在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的“僰汉大战”之后,这个部落就神秘地销声匿迹了,除了高悬在离地高达百米的断壁悬崖上的265具棺材,他们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任何其他的信息。这些高高在上的“僰人悬棺”总重超过千斤,都是用质地坚硬的整木雕凿而成。其外形主要有船形和长方形两种。有的选择最为险峻的天然或人工凿成崖石安放,棺木还裸露在外面;有的在绝壁上凿孔,插入木梁,把棺木架在上面。悬棺离地面数十米到100多米,在山风中凌空俯视地面,令人望尘莫及。这些悬棺已经在高高的空中悬挂了数百年,经历着风风雨雨的剥蚀,至今仍牢牢地迎空而立。悬棺的崖壁上有许多红色彩绘壁画,内容丰富,线条粗犷,构图简练,形象逼真。现存悬棺最集中的地方是宜宾地区珙县洛表乡的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湾两处景区。其中麻塘坝亦称僰人沟,距四川省珙县城60千米,南北狭长,东西两侧奇峰挺拔,险拔峻峭的岩穴之间现存有悬棺160多具,许多棺木半悬山崖,距地面一般高约25~50米左右,最高的有100多米。苏麻湾距麻塘坝10多千米,在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着48具悬棺,沿着浩浩荡荡的江水,人们在船上就可以看见这些奇特的悬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