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人是什么意思?支那,亦作至那、脂那、摩诃至那国等,可能起源自梵文(cīna),与震旦同义,原为古印度佛教经典对中国的称呼。古印度佛教徒称印度为中国,称中国为支那,随着佛教流行,这个名称被传播到中亚与东南亚,也影响了西欧。小编今天就来聊聊支那一词起源。
支那”一词,最早出现于隋唐译出的相关大乘佛教经典,以支那作为对中国的称呼。在唐代之前的佛经,又称中国为震旦[7]。学者一般相信,支那与震旦源自同一个语根。在印度古代,又有支那与小支那的区分,中国相当于支那、大支那、摩诃至那,小支那为中国的某个属国[8]。在《华严经》中,将中国与疏勒并举,因此小支那可能是指疏勒或是于阗。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的夹注,认为支那指广州,莫诃支那为唐朝京师(长安或洛阳)。“Mahachinasthana”为古印度对中国秦王朝的称谓,“Maha”意为“大”,“china”是“秦”的音译,“sthana”意为“国境”。唐朝僧侣在其著作将古印度对中国的呼称“Mahachinasthana”音译成了“摩诃脂那国”、“摩诃至那国”、“摩诃震旦”等。“Mahachinasthana”的意译应为“大秦国”。不过唐朝僧侣并没有意译它,而是对它进行了音译,于是汉语典籍中便开始出现了一组同义音译词:“脂那”、“至那”、“震旦”、“支那”等。因此“支那”比较多见于佛教经典。“支那”一词由中国九世纪初传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