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蛇吞象可以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字面意思,这个典故是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还有一句是出自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这两个典故的含义其实是相反的,《山海经》中的蛇,叫巴蛇,身长有800尺,它是可以吞的下大象的,但是大象的骨头要三年后才能吐出来……《天问》中的蛇屯象,就成了不自量力的意思,一条蛇再大,怎么可能吞的下大象呢?当然,还有第三个延伸的意思,这就是一个传说了:
这个“象”其实指的是一个人,你可以理解成这个人的名字叫“象”,也可以理解成这个“象”字写错了,应该是“相”,宰相的意思,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叫“象”的人,某天去采药,发现了一条受伤的蛇,他本来也是一个医生,于是就帮蛇疗伤,把它带回了家……这条蛇呢,其实并不是凡蛇,而是龙蛇,后来伤养好了以后,蛇也吃的越来越大,于是“象”就带着蛇到发现它的地方,把它放生了,并且商量好,跺脚三声当作暗号联系。后来“象”也去找过这条蛇几次,关系不错。再后来,“象”某天去城里卖药,看到了一张皇榜,说的是公主生病了,求治疗,必须蛇肝才能救命,这个“象”想了想,就去找蛇了,蛇答应给他一点肝!于是“象”就割了一块蛇肝高高兴兴的给公主治病去了,治好了病,皇上也大悦,封了他为大官!结果没多久,皇帝的宠妃又病了,还是同样的病,皇帝跟“象”说,如果你能再次治好宠妃的病,就升你为“宰相”!“象”想了想,就又去找蛇了,蛇再次答应了他的请求,结果他在蛇的肚子里狠狠的割下了一大块蛇肝,把这条蛇活活的疼死了,而这个“象”也就没能再出来,随从救出来时,他已经死了……所以,这就是整个“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这个“象”即是人名,又是代指“宰相”,表明人心的贪婪!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什么意思,人心不足以吞象是指人们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他们会做蛇吞象之类的事情。蛇是一种非常小的动物,只有一个圈,大象是一种巨大的动物。它的大小是蛇的几百倍。那么蛇又能吞下大象吗?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是对当前形势不满意的贪婪反映,而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有了这种认知,不得不说古时候人们不仅对生活观察细致入微,而且他们还很善于总结,将最后得到的结论以这种简短的方式留给我们。因此,这副对联经常用来形容人们的不满足和贪婪的欲望。这句话放到现在的意思更广了:讽刺人的贪婪,比如你的公司只能接下小工程,你偏偏利用各种关系接了大工程,最后烂尾了……就跟得寸进尺的意思是一样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