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青报记者联系到陈玉国任职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院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中国“胸痛大学”是一个学术组织,该院副院长陈玉国只是担任第一届主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称,目前已经关注到网友对“中国胸痛大学”这一名字的热议,名字确实欠妥,给公众造成了误解,该学术组织正在研讨改名事宜。陈玉国对北青报记者介绍,“中国胸痛大学”并不是一所高等院校,也没有他担任校长一说,而是中国医促会胸痛分会成员自发组成的一个学术组织,主要致力于胸痛救治知识普及,普及对象既包括医生、护士等从业者,也包括普通老百姓。
据陈玉国介绍,目前我国胸痛救治仍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急需统一规范的临床诊疗,也正因此,中国医促会胸痛分会在这个领域成立了一个学术组织。陈玉国坦承,“我们分会在起名时考虑不周,起这个名字欠妥,给公众造成了误解”,而关于该组织最终的名称还有待进一步商定。耐人寻味的是,连医学界圈外人士都明白这个命名会带来误会,这些在本领域有专长的学者们为何会“考虑不周”呢?
其一,可能是命名思维惯性所致。外界会认为“治疗胸痛”的命名比“胸痛”更合适,但医学界内部命名逻辑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多用“症状+机构”的命名方式,比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心脏病医院”等等。只是,“症状+大学”的命名方式尚无前例,外界确实一时不能接受,会觉得听起来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