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醇亲王奕传下来的“好了歌”
金毓嶂告诉记者,他们家的确有家训,是从父亲的祖父醇亲王奕传下来的, 类似于《红楼梦》中著名的“好了歌”,大意也是教育子侄要脚踏实地,不能贪图享乐。金毓嶂说,不觉得爱新觉罗这个姓氏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他甚至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现在的他比当年的祖辈, 那些皇帝们过得更好,“因为我更自由啊,想去哪玩就去哪玩。他们多可怜,到哪里都有人跟着,还要被管。” 记者:按照历史上的惯例,您应该是可以继承大统的,您感觉下,是不是有别样的意味?
金毓嶂:没什么感觉啊。2008年奥运会期间,我接受过不少媒体包括外国媒体的访问,他们也都问过这个问题,甚至有些外国记者直接问到我对国家政治的看法,我的回答都是我很爱现在的国家,党和政府对我们家族很关心,事实上也是如此。清朝的历史已经翻过去了,是不会再重复的。当然,客观地说,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还是做出很大贡献的。
记者:爱新觉罗氏的人应该很多,您有没有想过需要一个人,作为大家长的身份去管理和团结这些族人。
金毓嶂:没有这个必要吧,首先是人实在太多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具体的数字是多少。其次,这个姓氏的人不断地通过通婚生育,也越来越复杂。(大多数是不是都姓金?)对,还有姓艾的,如果你碰到满族人,用的是这两个姓,就可以问问是不是爱新觉罗氏。
记者:哦,对,著名的川岛芳子汉名就是金璧辉。
金毓嶂:对,她是另外一支的。北京政协里有一个人叫金连经,也是我们爱新觉罗氏,也是一个画家。
记者:你们这个家族中不少人其实都移居到日本,在那边工作生活,现在有没有联系呢?
金毓嶂:对,是有一些人,你比如说溥杰的妻子嵯峨浩, 就是日本皇族的近亲。前段时间,溥杰的外孙女典子(音译)来到北京,就是我做东在松鹤楼请大家吃饭, 来了二十多个人,大家一起畅叙这么多年没有见面的感受。
记者: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讲,满清姓氏中最出名的,一个是爱新觉罗,一个就是叶赫那拉,影视剧里也有很多展示,似乎说这两个姓氏有宿仇。
金毓嶂:历史上呢,这两个姓氏对一些国家的看法有分歧,的确是有矛盾,但现在都不存在了。我就知道有叶赫那拉氏的后人在政府部门工作,但这个姓氏家族的具体情况,我就不了解了。
记者:有一个演员,不太出名叫爱新觉罗启星,是你们族人吗?
金毓嶂:听说过,好像她的妈妈是爱新觉罗氏,她之所以用这个名字,可能觉得是个卖点。不过我觉得也没什么,反正都是凭自己的本事吃饭,没有干违法的事情。 记者:现在影视剧里很多都是讲你的祖先,比如《末代皇帝》就有好几个,你会去看么?
金毓嶂:说实话到现在为止,我都没看过《末代皇帝》,包括陈道明的,还有陈冲出演的电影。我也不是刻意不去看,就是没时间。有时候在家里,会看到一些讲清朝的戏,有一些是真的,有一些就是戏说,我们哈哈一笑就完了,娱乐嘛,不用太当真。
金玉琢:与紫禁城割不断的缘分
爷爷是溥仪的头等侍卫,父亲是故宫博物院的最早的一批工作人员,他自己也为这座皇城守候了几十年的岁月。金玉琢,前故宫博物院防火科的工作人员。清康熙帝玄烨第十四子允禵、多罗恂勤郡王是他的先祖。
在金玉琢后来亲自参与重新修订的家谱的前言中,他这样写道:本家族出身满洲爱新觉罗氏,系清朝圣祖仁清康熙帝玄烨第十四子允禵之后裔。隶属满洲镶蓝旗右翼近支四族,原有管理清室皇族事物之宗人府发给《多罗恂勤郡王世系家谱》一部,不幸遭病变所毁。多年来子侄暨孙儿女辈总因不详身世,提议重新修订家谱……
辛亥革命以后除了溥仪本家,其他的爱新觉罗氏都改了姓金,因为民国政府规定各单位不许录用旗人。“你还沿着爱新觉罗的姓氏更没人录用了。”金玉琢的爷爷叫载江,是溥仪的头等侍卫,当年在紫禁城工作的地点离他后来工作的地方几步之遥。1936年以后生人就不入允禵家谱。金玉琢的父亲出生在辛亥革命这一年, 十几岁就到清室善后委员会工作,成为故宫博物院最早的工作人员。他本来唤作溥林,后改名金震,在故宫干了一辈子。
金玉琢1989年从难以为继的北京仪器厂来到故宫工作。在他父亲在世的时候不愿意他到故宫来工作。反而是在父亲去世以后他得以进入故宫博物院。他在故宫先后在保卫处和防火科工作直到退休。三代人与故宫有着割不断的缘分。
虽然并不精通文墨,但是金玉琢还是参与了家谱的修订。“自溥字辈起,凡家属及出生子女一律登记入谱。”他退休后受故宫返聘参与编写了《故宫消防》和《故宫保卫》两本书。老人说自己对故宫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这种复杂大概一是来源于自己从父辈开始就供职于这里,二则也有自己特殊的血脉因素吧。
记者:你们这一支的爱新觉罗家族后裔目前还有多少人?会偶尔聚一下么?
金玉琢:家族后裔包括女人有几十人,现在一年聚一次,在北京的二十多人,在上海还有一大家子。基本处于老的老、小的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