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同时指出,目前来看,这次确诊病例病情总体平稳,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目前没有重症病例出现。而根据在广东、瑞丽疫情中的观察,接种过疫苗的病例,在总体上症状都比较轻,转为重型病例的几率是明显比较低的,病程是比较短的。所以说疫苗接种还是有保护作用的,呼吁大家平时做好科学防护,打了疫苗还是要坚持科学戴口罩。而据外媒22日报道,随着全球数十亿人已接种新冠疫苗,有报告显示,接种后再感染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常见了。专家称,这一现象不令人惊讶,也不意味着疫苗的保护作用失效了。
“突破性感染”:或许疫苗接种方式有关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过去的一周内,至少有3名纽约洋基队队员、1名奥运体操候补队员、多名得克萨斯州议员、一名白宫官员,以及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所有人都已接种新冠疫苗。
专家介绍道,这一现象被称为“突破性感染”。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传染病科主任罗伊·古利克表示,即使接种了非常有效的疫苗,突破性的感染也在所难免。疫苗通过手臂注射,因此抗体会在胸部附近的淋巴结和器官中产生,但鼻腔和上呼吸道中却较少。那么,究竟为何会出现“突破性感染”呢?
杜兰大学医学院教授、内科医生杰伊·科尔斯解释道,目前已出现的绝大部分突破性感染都是无症状的,这意味着只发生在鼻腔和上呼吸道,并不会损害肺部或身体内部的其他重要器官。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可能与新冠疫苗的注射方式有关。在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会在其刺激下产生几种类型的“免疫战士”,包括阻止病毒入侵健康细胞的抗体,以及猎杀受感染细胞的T细胞。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往往通过手臂注射,因此抗体会在胸部附近的淋巴结和器官中产生,但鼻腔和上呼吸道中却较少。而这并非纯粹的猜想,此前已有先例证明,疫苗的接种方式会对其效果存在影响。比如,第一个成功阻止疾病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同样是被注射到肌肉中的。但几年后,研究人员研制出来的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通过阻止脊髓灰质炎病毒渗入肠道,更为成功地预防了感染。